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05:53    次浏览
楚天都市报讯又到清明祭扫时。近日,一些地方的群众在为亲人扫墓时,发现墓园里张贴了缴费通知,甚至有工作人员在墓地“守株待兔”等待逝者家属。“新华视点”记者了解到,全国多个地方均出现了墓地20年缴费“到期潮”。民政部1992年发布的《公墓管理暂行办法》规定,经营性公墓的护墓费一次性收取最长不得超过20年。从墓地管理者的角度来说,墓地的维护需要费用,护墓费到期就要续缴,长期无人续费的墓地就应该当做“无主墓”来处理。根据《中国殡葬事业发展报告(2012-2013)》,全国大部分城市的现有墓穴都将在10年内用完。这样一来,清理“无主墓”似乎显得更有必要。可是,在中国人讲究逝者为大、入土为安的传统理念下,这样的矛盾必须认真对待,否则就有可能引发各种争端,甚至导致冲突。一方面,对于公墓的价格、墓地的期限、护墓费的收取都需要相关部门的进一步规范,别再让“殡葬业暴利”这样的新闻刺激我们的神经,也别再让到期墓地怎么续、交多少钱、交多久的规则单单由管理方说了算。另一方面,对于长期未续费、家属“失联”的墓地,在处理的时候也要慎重再慎重,如果仅仅因为欠费就打扰死者安宁,很可能会惹怒家属,导致很严重的纠纷。再说了,即便按照陵墓管理方的意愿,把很多年无人续费也无人祭扫的墓地认定为无主墓进行处理,腾退出来的墓地也不像二手房,不是重新装修就能入住那么简单。如果无主墓处理后再次出售,相关部门必须出台严格规定,以确保墓地购买者的知情权。当然,解决这些矛盾最根本的办法,还是公众逐渐改变一些传统观念,让文明、绿色的殡葬新风推广开来。真正的孝顺是老人活着的时候多些陪伴,避免“子欲养而亲不在”的遗憾。当斯人已逝,将骨灰埋在婆娑的绿树下、怒放的花丛中,或者撒向浩瀚的大海,都是不错的选择,既可以让亡者的身心都回归自然、融入万物,又可以让殡葬业的暴利没有存在的根基。